國產縫紉機如何進入高端服裝加工市場
來源:順發衣車 發布時間:2010-6-12 11:13:33
目前國內服裝行業的“兩極分化”日趨嚴重,“二八現象”(即全行業中約10%-20%左右的服裝企業,創造了約80%的行業利潤)反映在部分地區中小型企業相繼倒閉的同時,大品牌和大企業依然保持著相對不錯的發展勢頭。
越大的服裝企業生產車間里越不容易看到國產品牌縫紉機,即便是發現有國產品牌的后整理設備,聽到最多的也是服裝企業對產品質量問題的反饋。面對國產品牌縫制設備在國內大中型服裝企業為主的國內高端市場中“無立錐之地”的局面,反映出中國縫紉機產業與世界服裝加工水平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越大的服裝企業生產車間里越不容易看到國產品牌縫紉機,即便是發現有國產品牌的后整理設備,聽到最多的也是服裝企業對產品質量問題的反饋。面對國產品牌縫制設備在國內大中型服裝企業為主的國內高端市場中“無立錐之地”的局面,反映出中國縫紉機產業與世界服裝加工水平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目前國內服裝行業的“兩極分化”日趨嚴重,“二八現象”(即全行業中約10%-20%左右的服裝企業,創造了約80%的行業利潤)反映在部分地區中小型企業相繼倒閉的同時,大品牌和大企業依然保持著相對不錯的發展勢頭。
由于國產縫機產品的主要客戶是處于我國服裝產業鏈低端的中小型服企,由于國內服裝產業“二八現象”影響,市場需求萎縮,因此國內整機供應商就非常敏感地受到了影響和壓力。與此同時,在相對景氣的高端縫機市場,國內整機供應商卻無法分享其應有的份額。
應當看到,近年來國內縫機企業在拓展大型服裝企業這類高端客戶方面已經做了許多努力和嘗試,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成功的企業也只是鳳毛麟角,有些企業還多少帶有“作秀”的色彩。國產品牌縫機在國內服裝主流企業被嚴重“邊緣化”,至今仍是一種普遍的現象。
- 上一篇:高端機迎來高端客戶
- 下一篇:區域產業集群——臺州經驗